中国富豪部落一掷千金 没文化出20万招博士女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05:07 国际在线 | |||||||||
国际在线报道:在中国,已经出现了这么一个“富豪部落”,他们的出手阔绰往往与当地的GDP排名极不相符。山西煤矿老板们一次集体买进了20辆悍马。内地一位富豪在上海举行的“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上,竟以1200万元买下了一套红木家具。 日前,记者经过多方了解,揭开了顶级奢侈品中国买家的神秘面纱。
女婿是博士给20万 金先生来自浙江台州的一个村子,看起来有些土气的他却不止一次来上海买“保时捷”了,最近两年来,他已经买了四五辆保时捷的车,还有宾利的欧陆GT,他的堂哥堂姐也并不是名车发烧友,他们知道的只是“保时捷”是顶级名车,而且堂弟金先生拥有了几辆,于是也轮着来买车,而且配置一个比一个高。 山西因煤而富,造就了众多家产以千万计的富豪,这些山西煤老板都喜欢提着现金到北京、上海买名车、买豪宅。不久前,山西煤矿老板们就一次集体买进了20辆悍马。 福安的罗女士今年四十多岁,与老公两人靠做国际贸易起家,现在已经是当地首富,到海外采购名牌服装、珠宝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家里的化妆品多得简直像品牌专柜,可她就是不懂怎么摆弄这些,无论怎么化妆都没多少美感。虽然自己没多少文化,但挑女婿的眼光可不低,索性来个明码标价,硕士给十万,博士给二十万,这还不包括为女儿置办的上千万嫁妆。实际上,这在当地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气。 一套红木家具1200万 坐劳斯莱斯、戴Rolex、穿Zegna、用Montblanc写字,背LV对很多内地的老板来说已经不算新鲜。在浙江、东北一些小城市,享用奢侈品不再是一两个人在当地的专利,富裕的人越来越多,源自西方的奢侈品越来越常见,有的人转而致力于收集中国红木古董家具,升级着自己的奢侈体验。 内地一位富豪就在上海举行的“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上觅到了一套与之豪宅檀宫相匹配的、售价1200万元的红木家具。“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简直成了富豪的采购会。主办方上海博派展览总经理盛磊称,“4天成交了近2亿”。这着实令见惯了大世面的展商对中国人刮目相看。 千万跑车很快被买 观展的8000名富豪,九成以上来自中国内地,一成左右来自中国港澳台地区。有些是外资银行的高端客户,有些是顶级跑车的车主,还有各地高尔夫球会的会员和私人会所的会员。其中有数十位胡润百富榜的富豪,另外大部分是内地房地产企业的老板和珠宝商,来自深圳、太原、无锡等城市,富豪们甚至还组团前来购买顶级奢侈品。标价120万美元(近1000万元人民币)的Saleen跑车很快被买走。 但有些人购买这些名牌不是为了自己,杭州某商场每天都有几万元的团购,去年春节前接待过一位开着浙D牌照汽车的顾客,一次购买了20套雅诗兰黛护肤礼盒,每套近两千元。“很多私企老板喜欢拿化妆品送礼。”商场人员说。 与尽情炫耀的暴发户和影视明星不同,一些官员是最为低调的富豪群体。一位宾利公司的员工对那些可以花888万买一辆宾利728加长版的“神秘买家”的解读是:“肯定不是政府官员,政府官员就算买得起也不敢买。”相对别的奢侈品来说,每副10万-50万欧元的LO-TOS眼镜显然比较低调,这也许是它得到一些政府官员追捧的一个原因。 暴发年轻人是主力 中国品牌战略协会秘书长杨清山的研究发现:中国目前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已经达到总人口的13%,并且还在迅速增长中。但是令他惊讶的是,原本以为是消费主力的大款级人物为数不多,事实上,只有一小部分是金字塔尖的所谓“真正的富人”,其余大部分都是高级白领乃至金领为主的中产阶层。 “暴发的年轻一代是奢侈品消费的主力,这符合国际奢侈品消费的新趋向”,杨清山认为,年轻人在外界信息的刺激下很容易产生奢侈消费欲望。 在上海某外企任公关经理的SHERRY月薪1万,她从不认为买高级化妆品是奢侈的事,因为她的工作需要她看起来更加美丽。2004年,她完成了一件事,用一年时间搜集了世界十大畅销化妆品,总花费数万元。 奢侈品是富贵标志? 中国品牌战略协会杨清山秘书长认为:一个国家奢侈品的消费增长大概应该是其GDP增长的两倍左右。因此,当亚洲人面对自己突然增加的财富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富贵的标志”———奢侈品来表明自己新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心理需求。 数年前,认真研究中国人消费心理的登喜路,决定大力开发所谓的暴发户市场。这些人是那些在经济改革的早期阶段最早发财的私有企业家。他们喜欢的东西有:POLO衬衫和男式手提包,很多中国男人用这种包携带大笔现金,这种包也成为了他们的身份象征。但是这种策略现在已经需要重新检讨了。 登喜路的相关人员表示,现在他们针对目标客户群时更加谨慎了,他们发现工商企业领袖和受过更多教育的客人越来越多,为此推出了量身定做的服务来吸引客户。手提包的销量已不如高峰期。登喜路的管理人士称,专门服务才刚刚开始,再过三四年,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将十分拥挤,大家必须选择如何给自己定位。据《经济观察报》报道 中国中产阶层正在迅速崛起 中国的中产阶层正在迅速崛起,他们的特点是年轻、受过良好教育、追求有品位的生活,他们不愿再过父辈那样节衣缩食的生活。轩尼诗把年龄在35岁-45岁,职位部门总监以上,收入年薪30万以上的这群人请到轩尼诗俱乐部里来,不仅免费教他们调酒,还会传递一些诸如正式场合如何着装,如何在游艇上开聚会这样的概念。轩尼诗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一定会成为品牌的忠实拥护者。 这群人还特别懂得欣赏。30岁左右的陈先生自己拥有一家广告公司,他认为,创意工业在21世纪得到了更犀利的发展,惊艳的设计带给人的震撼是巨大的,比如苹果公司的设计,他们的G4等产品,只是安静地摆放在那里,就已经有了夺目摄人的力量,还有像百达翡丽这样的手表,除奢侈品带来的高品质之外,延伸出这个品牌长久积累的力量,一种岁月,一种沉淀。“好品质的东西,是会发光的,是那种光芒吸引了我。”某销售总监LAWRANCE说,“我决定拥有他们。”而雍福会的主人汪兴政说,他喜欢那些具有实用意义的器物,它们身上体现出人们对生活的感恩。他是一个奢侈的恋物者,用精神上的无比奢侈,来享受有限的物质生活。周先生(化名)的行为却是令人难以置信:他为了一块欣赏的百达翡丽表卖掉了自己所有的家产。 普华永道的分析师岳峥把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和国外作了比较:在中国购买奢侈品的大部分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而在发达国家,这个市场的主导者是40-70岁的中年人和老年人;对于中国人来说,奢侈品大部分还集中在服饰、香水、手表等个人用品上,而在欧美国家,房屋、汽车、合家旅游才是大家向往的奢侈品。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仍然不够富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西不同的生活方式:高密度人群助长了消费中的攀比之风。 上海博派展览总经理盛磊接受采访时认为,所有人购买奢侈品都是为了炫耀,购买行为本身无可厚非,因为交纳的税毕竟为社会做了贡献,需要追究的是钱的来源,只要合法赚来的随便买什么奢侈品都是他的自由。 【相关调查】上海中产者干得最多睡得最少 中产者作为中国新兴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消费文化、生活品质以及他们所承载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中产者生活的现状究竟怎样?29日,由零点调查和《经济观察报》历时数月进行的“2005年中产群体生活方式及消费形态研究”出炉。根据这份调查,上海的中产群体干得最多睡得最少。 全国:仅四成认为是中产 据介绍,这份调查报告调查范围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西安等全国最有代表性的7个城市。调查结果是通过对上述城市的高级写字楼、高档消费场所、高级俱乐部、中高档住宅小区、别墅区、中高档车售卖点等地进行抽样调查而得出的。 据介绍,纳入此次调查的中产者主要包括十类人:个人或家庭资产在人民币50万元以上;个人总体年收入20万元以上;拥有的私人轿车价值在20万元以上;拥有高尔夫球俱乐部会员卡;拥有的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或员工在15人以上;在上市公司、知名品牌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代表处、三资企业等担任董事、董事长、总经理或总裁等职位的;EMBA班就读学员;拥有私人医生、律师和保健护士的;名牌大学或著名研究机构中的博导、学科带头人等。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相对于美国和印度等国家,我国的中产者对于自己所属于的阶层情况比较羞于直接承认。调查显示,虽然有超过80%受访者认为自己属于中上水平,但只有四成人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层。 上海:仅三成拥有私家车 根据调查,这7大城市的中产群体平均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工作9.5小时。其中上海的中产群体表现最为突出:每天仅睡眠7.2小时,但工作时间长达9.6小时。睡眠时间是7个城市的中产群体中最少的,但工作时间居于7城市之首。 据介绍,受访的六成以上中产者都拥有私家车。但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中产群体的汽车消费当前的实际拥有率最低,仅为33.2%。不过上海中产者购车潜力巨大:调查显示,上海中产群体未来一年汽车潜在拥有率达到68.8%,居7城市之首。 调查还显示,中产群体的幸福观和成功观是源于家庭美满和身体健康,成功感来自于事业。但面对家庭与事业间的矛盾,中产群体与普通居民一样,更多地选择家庭优先。其中,上海中产群体最注重家庭优先,调查中有高达60.8%的上海中产者选择家庭优先;选择事业优先的仅为18.1%。 此外,中产群体普遍不忧虑养老问题,中产群体更认同养老靠自己和社会保障相结合。对婚姻和财产,调查显示,中产者相对于普通群体更为理性,特别是未婚中产群体:40.5%的中产未婚者打算做婚前财产公证。 来源:现代快报 |